细胞凋亡时,染色体双链DNA裂解产生的核小体DNA可以与核心组蛋白H2A、H2B、H3、H4结合形成复合物,保护其DNA不被核酸酶降解。在细胞凋亡的早期,只有少数细胞的DNA发生断裂,用生化法很难通过凝胶电泳方法检测出DNA梯度。使用抗组蛋白和抗DNA的单克隆抗体ELISA法检测凋亡细胞,不仅可以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,还可以在早期检测细胞凋亡。 (一)材料 1.待检细胞HL一60细胞(髓性白血病细胞株,ATCC:CCL240)105/ml。 2.试剂 (1)包被液(临用前配制):①O.1mol/L PBS(pH9.2):Na2C03 1.36g、NaHCO 3 7.35g、双蒸水950ml.可用1mol/LHCl或1mol/LNaOH调pH至9.2,加双蒸水定容至1000ml。②抗组蛋白抗体:取适量抗体冻干粉,加lml双蒸水充分溶解,取1pl抗组蛋白抗体,加9μl 0.1mol/L碳酸盐缓冲液(pH9.2)。 (2)PBS(pH7.3):①10×贮存液:NaCl 80g、KCI 2g、Na2HP04·7H20 11.5g、KH2PO4 2g,溶于1000ml双蒸水中。②l×工作液;以双蒸水lO倍稀释贮存液。 (3)裂解液:10mmol/L Tris—HCl(pH 8.O)、10mmol/L NaCl、10mmol/L EDTA、100mg/ml蛋白酶K、1%SDS。 (4)封闭缓冲液:0.05%Tween一20、1 mmol/L EDTA、0.25%BSA或5%脱脂奶粉、0.05%叠氮钠(NaN3)。 (5)洗涤缓冲液(含0.05%NaN3的PBS):取NaN3 0.5g,溶于1000ml PBS缓冲液中。 (6)酶联抗体工作液(临用前配制):取适量辣根过氧化物酶(horseradish peroxides,HRP)标记的抗DNA冻干粉,溶于1ml双蒸水中,取lμl HRP一抗DNA抗体与9μl封闭缓冲液混匀。 (7)底物缓冲液(DAB—H2O2):取50~75mg DAB,溶于100ml 0.05 mol/L Tris~HCl(DH7.4)中,室温下在暗处振荡溶解,用滤纸过滤后,4℃暗处保存,临用前加0.01%~0.003%H2O2。 (8)喜树碱溶液(1μg/ml、2μg/ml、4μg/ml):称量400μg喜树碱(camptotheein),溶于培养液(4μg/m1)中。再用培养液分别稀释2倍(2μg/ml)和4倍(1μg/ml)。 3.器具酶标微孔板(96孔或48 孔)、酶标分析仪、平台振荡仪、低温离心机。 (二)方法 1.抗组蛋白抗体包被酶标板,每孔加人包被缓冲液lOOμl,室温下包被1小时,或4℃包被过夜。甩去包被液,每孔加入细胞裂解缓冲液200μ1,置于室温下30min。甩去裂解缓冲液,每孔加入封闭缓冲液200μl.室温下封闭30min。 2.甩去封闭缓冲液,每孔加洗涤缓冲液250μl,静置30s,甩干。如此反复洗板3次。 3.取指数生长期的HL一60细胞,用培养液稀释至105/ml。各取500μl(5×104个)细胞,加入4个Eppendorf管内。 4.于3个管中分别加入含有凋亡诱导剂喜树碱1μg/ml、2μg/ml和4μg/ml的培养液500μl,另一管仅加培养液500μl作为阴性对照,置37℃、5%CO2孵箱中孵育4h。 5.置台式离心机上,1500r/min(或2000g)离心5min,去上清液,加入lml培养液再悬浮细胞,同法再离心一次,将细胞再悬浮于lml细胞裂解液中,4℃作用30min。 6.置台式低温超速离心机上,1500r/min离心10min。小心吸出400μl上清液于小试管中,与3.6ml细胞裂解液混合(1:10稀释,lml中相当有104个细胞),立即用于核小体的酶标测定,或于一20℃冻存,待样品集中到一定数目时再测定。 7.在包被抗组蛋白抗体的酶标板上,于每孔加待测样品(不同量凋亡诱导剂作用管及对照管)溶液100μl,每样品平行作2孔,另设2孔只加细胞裂解缓冲液,作为测定本底的空白对照,室温下孵育90min。 8.甩去反应液,如上述步骤2法洗板后,每孔加HPR一抗DNA抗体100μl(空白对照孔不加),室温下孵育90min。 9.甩去酶标抗体,如上述步骤2法洗板后,每孔加DAB—H2O2底物缓冲液lOOμl,置室温下暗处反应lO~20min。以底物缓冲液为对照,在酶标检测仪上于波长405nm处测定各孔OD值。如果样品孔OD值超过了仪器测量范围,则将样品适当稀释后再测定。 (三)结果 待检测样品OD值等于从3个待检测样品平行7L的OD值减去本底OD值。它代表正在死亡和已经死亡的细胞数目。凋亡细胞以富集系数(enrichment factor,EF)表示,EF值的高低代表稀释到胞质中的核小体单体或寡聚物的多少,等于待测样品OD值除以阴性对照孔的OD值。 在一般条件下,加人底物反应15min后,本底OD值应小于样品OD值的1/lO。严格控制培养细胞中的死细胞数目很重要。通常在指数生长期的培养细胞中有3%~8%的死细胞,这些死细胞会使OD值增加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