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类免疫缺陷病毒(hum an im munodefic iencyvirus,HIV)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(ac-quired im munodefic iencysyndrom e,AIDS,艾滋病)的病原体。HIV主有两型:HIV-1和 HIV-2,两型病毒的核苷酸序列相差超过40%。世界上的艾滋病大多由HIV-1所致,HIV-2只在西非呈地区性流行。ELISA试剂盒 自1981年美国CDC首先发现艾滋病以来,艾滋病正以惊人的速度向世界蔓延,尤其是发展中国家,几乎没有一个国家能置身于HIV的威胁和影响之外,被认为是上个世纪乃至本世纪的瘟疫。目前,已有6000万人感染了HIV,其中2200万人已经死亡。非洲的HIV流行zui为严重———有7个国家的成人感染率超过了20%。我国自1985 年发现*艾滋病病人至今,全国累计报道HIV感染者已有28133 例,而据专家估计截至2002 年年底全国实际感染者已超过了100 万人,以云南zui多,其次为新疆、河南和广西。 生物学性状 1.形态与结构 病毒呈球形,直径为100 ~ 120nm。电子显微镜下可见一致密的圆锥状蛋白的核心,内有病毒RNA双体分子和酶(反转录酶、整合酶、蛋白水解酶等)。 核酸外包绕着双层衣壳:内衣壳蛋白(P24)和 外衣壳蛋白(P17)。其外层有包膜,上嵌有gp120 和 gp41 两种HIV特异的糖蛋白。gp41为跨膜蛋白,介导病毒包膜与宿主胞膜融合。gp 120 为包膜表面的刺突,其肽链上有些区段的氨基酸序列呈高度易变性,故 gp 120易发生变异,此部位亦是中和抗体结合的位点;gp120肽链恒定区是病毒体与宿主细胞表面相应受体——— CD4分子结合的位点。ELISA试剂盒 HIV-1的基因组长度为9.3kb,HIV-2为9.7kb左右,病毒基因组的两侧有长末端重复序列(LTR),3个结构基因(gag、pol、env)和 至少6个调控基因(tat、ren、nef、vif、vpu、vpr)。 2.HIV的复制 是一特殊而复杂的过程。HIV通过 gp120与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 CD4分子结合后,病毒包膜与宿主细胞膜发生融合。核衣壳进入细胞内脱壳,释放出 RNA。在反转录酶、整合酶和蛋白水解酶的作用下,病毒 RNA反转录成双股DNA,并整合到宿主细胞染色体中,成为前病毒。前病毒可长期潜伏于宿主细胞内,随细胞分裂而进入子代细胞。在一定条件下,前病毒可活化,在宿主RNA聚合酶的作用下转录成病毒子代RNA 及 mRNA,后者在宿主胞质核蛋白体上翻译出子代病毒蛋白,然后与子代RNA装配成子代病毒,zui后以出芽的方式从宿主细胞膜上获得胞膜,形成完整的具感染性的子代病毒体释放到细胞外。 3.培养特性 HIV仅感染表面有CD4受体的细胞。实验室中常用新鲜分离的人T细胞传代适应株(H9)培养,感染后出现细胞病变。但zui近已发现亦可感染其他细胞如B细胞等。恒河猴和黑猩猩可作为HIV感染的动物模型,但其感染过程和产生的症状与人不同。ELISA试剂盒 4.抵抗力 较弱。对热或常用消毒剂敏感,56℃30min 即被灭活,0.2% 次氯酸钠、0.3% H2O2、0.5% 来苏和50%乙醇处理5min均可灭活病毒,但对电离辐射及紫外线有较强的抵抗力。 |